中国车企进军巴西!长城比亚迪接盘奔驰福特工厂,车市格局要变天
近期,随着福特和奔驰等传统汽车巨头在巴西市场战略收缩,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却逆市而上,积极布局,在巴西兴建工厂,大力推广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,为这片南美大陆的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变数。

从圣保罗出发,驱车两小时穿越广袤的甘蔗谷,便能抵达美洲首批由中国企业打造的电池驱动汽车工厂之一。该工厂前身为梅赛德斯 - 奔驰的生产基地,主要生产汽油动力汽车。
如今,其已被长城汽车接手。历经数十年发展,长城汽车已从专注为中国农村制造坚固皮卡,蜕变成为中国领先的时尚、高性价比电动汽车出口商。这一工厂的易主,无疑是全球汽车行业深刻变革的生动注脚。
当下,中国不仅在各类汽车的生产与出口数量上位居全球之首,更在未来电动汽车的全球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掌控着几乎全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。
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先进,部分车型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与顶级特斯拉媲美,价格却更为亲民。比亚迪还研发出仅需 5 分钟即可充满电的前沿技术,大幅缩短充电时长。
中国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已在匈牙利、印度尼西亚、俄罗斯、泰国和土耳其等地设立或筹备建设工厂。包括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在内,这些布局皆是中国抢占全球汽车产业份额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巴西,除长城汽车外,比亚迪也有所动作,其接管了福特的一家工厂。此前,福特因多年销售低迷、亏损严重,不得不结束在巴西长达百年的汽车组装历史。
巴西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,正试图抓住这一产业变革机遇。政府一方面鼓励所有汽车企业在本土设厂生产,以减少污染;另一方面,不断提高汽车进口关税。尽管工会曾因中国劳工政策等问题产生分歧,但政府总体态度明确:欢迎车企来巴建厂,创造就业岗位。
目前,至少有三家中国公司计划在巴西开设汽车装配厂。除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外,奇瑞也与巴西公司 Caoa 合作,在巴西中部的戈亚斯州开展汽车生产业务。不过,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马西奥・利马・莱特对此表示担忧,他指出中国新建工厂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,尤其是核心的电池部件,这对巴西本土汽车工业发展助力有限。
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巴西也需因地制宜,满足当地特殊需求。巴西拥有庞大的乙醇产业,法律规定每升汽油中乙醇含量需略高于 25%。因此,车企不仅要生产纯电动汽车,还需推出使用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、搭配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。
巴西市场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热情高涨,令传统汽车品牌倍感压力。据巴西国家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,2023 年至 2024 年间,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增长了两倍。为应对这一情况,巴西政府提高进口关税,鼓励国内生产。
在圣保罗的汽车市场,中国品牌已崭露头角。比亚迪展厅通过折扣优惠、表演活动等吸引消费者,推出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涵盖轿车和 SUV 等多种款式,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。同样,长城汽车的车型也凭借独特设计与性能,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试驾。
巴西电动汽车市场虽规模尚小,但增长势头迅猛。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,到 2037 年,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有望主导市场。在中国品牌带动下,包括美国通用汽车、福特等在内的汽车制造商,也开始在巴西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。
位于卡马萨里的比亚迪工厂,其前身是福特最新的工厂。2021 年,福特工厂关闭,随后巴西政府向比亚迪提供激励措施,吸引其接管该厂。然而,去年 12 月,巴西官员指控比亚迪承包商锦江建设集团存在违反劳动法行为,致使 163 名中国工人被遣返,工程进度放缓。今年 5 月,巴西劳工检察官办公室对比亚迪及其承包商提起人口贩运指控,比亚迪表示将对此提出异议。
相较之下,位于伊拉谢马波利斯的长城汽车工厂进展顺利,计划 8 月举行开业典礼,届时将投产多款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。
尽管巴西电力资源丰富,且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,但推广电动汽车仍面临诸多挑战,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、耗时长,同时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享有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税收优惠等。不过,长城汽车巴西研发总监马西奥・雷纳托・阿方索认为,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对新技术和新设计的持续投入,具备较强竞争力,有望在巴西市场取得良好发展。
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,双方在能源、农业等领域合作密切。巴西总统路易斯・伊纳西奥・卢拉・达席尔瓦今年 5 月访华期间,对中国在巴西的投资,包括汽车行业投资,给予高度评价。巴西资深外交官安德烈・科雷亚・多拉戈表示,中国电动汽车价格优势明显,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普及,巴西应将其视为积极发展机遇。